当前位置:江苏网讯 > 资讯

江南大学“遗风沧韵”实践团——盐碱地焕新貌,黄骅港展新姿

2024年08月14日 08:34:19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江南大学“遗风沧韵”实践团——盐碱地焕新貌,黄骅港展新姿(三)

2023年5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沧州市,对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进行考察,并强调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盐碱地的实际情况,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同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并作强调:“要持续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资源整合,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为紧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感悟时代发展的脉搏同时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大学商学院“遗风沧韵”实践团于7月3日前往黄骅市进行研学考察,走访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和黄骅港,旨在领悟时代精神,体会发展潜力。

黄骅盐碱焕新,乡村振兴展篇

7月22日,实践队员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给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在共产党人带领下人民群众那“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2023年5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这里的土地曾经盐碱化严重,“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如今,黄骅依靠科技创新,改善土壤,积极培育耐盐碱品种。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渤海粮仓”,种出了乡村新“丰”景,也种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一年过去了,在当地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实践队员也走上了这片土地,在习近平总书记探访之后,这里更加欣欣向荣。现在不是麦子收成的季节,满地麦田绿油油的,准备着下一场丰收。

mmexport1723523491464

图1 实践队员在盐碱地麦田合影

走进黄骅港口,智启发展新篇

7月22日下午,实践团队跟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来到世界首个全流程装卸设备智能化管控的煤炭港口—黄骅港,领略“国之大者”的独特风采。

只见7月的渤海湾,海风泱泱,海水幽蓝。陆海交界之处,不时有货轮鸣笛往返。据了解,黄骅港由综合港区、散货港区、煤炭港区、河口港区4大港区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到访的煤炭港区,拥有煤炭泊位17个,杂货泊位4个,油品泊位1个,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拥有全国首个煤炭装卸全流程自动作业线。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期间,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作出“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的重要指示,为港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带来了重大机遇。

时隔一年,“遗风沧韵”实践团慕名探访黄骅港,一派繁忙有序的“大场面”震撼人心——工作人员手持移动终端,站在货轮之上。随着一声“臂架向前”语音指令的发出,装船机立即开始大臂前伸的动作。西连新疆、东达渤海,北接内蒙古、南下广东,覆盖沿海、贯通内河。可以看到,以黄骅港为枢纽,一幅以大物流“山水画”绘制的港通天下“大写意”,正徐徐铺展。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2 实践队员观赏壮丽的黄骅港

实践队员孙贺采访了黄骅市海事局腾主任,通过滕主任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2024年1月,“码头全流程设备远程集控技术研发与应用”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实现堆场配员减少62%、平均装船时长缩短25%、堆存能力提升10%、装船效率提升3.8%,船舶在港停时同比缩短5.1%,黄骅港已经成为世界首个全流程装卸设备智能化管控的煤炭港口。“从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到港口的运作情况,如今亲眼见证港口的繁忙,壮观的景象让我非常敬佩与自豪。”实践队员程羽童说。

铭记使命,感恩前行。“遗风沧韵”实践团成员携手沧州黄骅的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共同书写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为新时代的"三农"工作贡献青年智慧,深刻领悟到保障粮食安全既是民生更是国计,是一项深切关乎“国之大者”的政治任务。同时,实践团也深刻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样是关乎民生与国计的大事。一座港口巨轮矗立面朝大海,大片盐碱麦绽放发展活力。“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站在渤海岸头,黄骅港口,实践团成员踏着领袖的足迹,感受着领袖的气息,将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社会同前进共发展,化作青春的誓言。将深入田间地头扎根基层一线付诸青年行动,共同展望沧州黄骅干部群众正在奋力书写着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文字作者:魏丽雯 孙贺

图片作者:颜叶昕宸


推荐阅读:叶紫

文章转自网络媒体,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