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网讯 > 资讯

华通一区:“携手同行 关爱精康”— 非遗手工传递温暖力量,点亮心灵康复之路

2025年09月12日 09:40:10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微信图片_20250911150449_218_3

秋意渐浓,金风送爽。在这样一个晴朗宜人的日子里,华通花园第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一场主题为“携手同行 关爱精康”的特别关爱活动在此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通安镇康复驿站与华通花园第一社区携手主办,将目光聚焦于精神康复者这一特殊群体。通过精心组织非遗手工制作体验与志愿者一对一温情陪伴等环节,活动不仅为参与者带来了一场充满创意、关怀与尊重的沉浸式康复体验,更为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接纳并支持精康人士,开启了一扇充满温暖与希望的窗口。

指尖生花:非遗手工的疗愈之力

活动伊始,非遗手工制作区域便率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氛围。参与者们与志愿者们结对而坐,在志愿者们春风化雨般的耐心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开始了非遗云肩画的创作之旅。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与独特审美意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刻不仅是一门需要传承的技艺,更化身为一种抚慰心灵的良药。一位参与活动的精康朋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金箔饰品,对照着图解,一丝不苟地将其粘贴在纸板上。当一幅或许略显稚拙,却饱含着创作者真诚与努力的云肩画在他手中缓缓诞生时,他的脸上绽放出了如孩童般灿烂而自豪的笑容,那笑容纯粹而动人。“慢慢做,不着急,您做得非常好!”志愿者在一旁轻声细语地鼓励着,这不仅仅是技艺上的协助,更是情感上的深度共鸣与精神上的有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250911150711_219_3

此项手工活动,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参与者的手脑协调能力,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专注力与耐心。更为重要的是,在完成作品的那一刻,那份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与自信心,为他们漫长而艰辛的康复之路,注入了一股沉静而坚实的内在力量,让他们在创造美、感受美的过程中,体验到久违的平静与愉悦。

温情相伴:志愿者的陪伴与尊重之光

贯穿活动始终的,是志愿者们那一个个温暖而坚定的身影。他们以完全平等的姿态、无微不至的耐心和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默默陪伴在每一位参与者身边。他们不仅仅是技艺传授的助手,更是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耐心倾听的听众,以及在困境中给予力量的坚定支持者。正如一位志愿者深有感触地分享道:“他们所渴求的,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平等正常的社会交往。当看到他们因为成功完成一个小小的作品,或是在棋盘上赢了一步棋而露出纯真的笑容时,我内心也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这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高质量陪伴,有效地缓解并减少了精康人士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产生的焦虑与不安,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包容、接纳与融融暖意,生动诠释并深刻体现了“携手同行”的活动主题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与深刻内涵。

微信图片_20250911150719_220_3

多方协同:构建包容有温度的社会支持网络

“此次‘携手同行 关爱精康’活动,成功地将宝贵的非遗文化传承与精神康复支持工作进行了有机融合与创新实践。它深刻地启示我们:关爱精康群体,诚然离不开专业的医疗介入与科学的康复指导,但更为关键的是,需要全社会层面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广泛的接纳以及积极的社会融入机会。”社区负责人在总结活动时如是表示。

华通花园第一社区积极践行并深化“四方协同”机制,通过整合社会组织的专业资源、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以及网格员的细致服务,以一份份真诚的陪伴、一次次温暖的携手,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更广、更加包容、更具温度的社会支持网络。这张网络如同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精康朋友们前行的道路,也为他们融入社会、重拾生活信心搭建了坚实而友善的桥梁,让他们在关爱与支持中,更有勇气与力量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华郑杰)


推荐阅读:

文章转自网络媒体,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