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网讯 > 资讯

法护“童”行·向欺凌说“不”——永兴街道节制闸社区开展校园霸凌防治专题教育活动

2025年07月23日 09:42:06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为深入推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未成年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与法治意识,7月21日,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节制闸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关工委依托暑期班平台,举办 “法护“童”行·向欺凌说‘不’” 校园霸凌防治专题活动。20余名未成年人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践,系统掌握霸凌识别技巧、预防策略及依法维权路径,为构建平安校园注入法治动能。


1.jpg


此次活动在暑托班活动教室拉开帷幕。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吴丹丹通过精心编排的情景短剧,教导孩子们识别各种隐性校园霸凌行为,辨析“玩笑”与“欺凌”的界限,提高孩子们的敏感度,以防受伤害而不自知。科普视频当中,详细解读了霸凌行为造成的诸多恶劣影响,包括受害者的长期心理创伤、未成年价值观的扭曲、班级氛围的恶化等,以此引导孩子们形成“抵制霸凌,人人有责”的集体责任感。

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活动现场,吴丹丹老师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展开深度普法,用情景画、互动问答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充分了解相关法条;同时,明确法律规定的需要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以及适用情形,展示真实训诫书、处罚决定书,“致人轻伤”将触犯刑法,划清法律红线。在遇到类似情形时,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自身安全,在确保安全之后,立即向家长、老师或警察说明情况,不能好勇逞强,也不能打碎牙齿肚里吞,要相信法治,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未成年人的铠甲。

在防治校园霸凌中家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活动现场也有很多家长,吴丹丹老师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到现场的互动环节中来。《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都规定了家长的监护义务,尤其是防欺凌教育义务。家长们应当将德行教育融入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如此,家长们还要学习识别孩子异常行为的技巧,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做到对可能发生的伤害及时预防、识别。

此次暑期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节制闸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关工委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将法治教育与校园霸凌防治结合,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人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法治保护伞”。(吴雨婕)



推荐阅读:

文章转自网络媒体,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