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崇川区永兴街道节制闸社区关工委、共青团、工会、妇联联合崇川区司法局永兴司法所,将法治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化之旅。
“法”字探源:神兽獬豸守护的公平起点
活动从揭秘“法”字的前世今生开始。老师指着甲骨文与金文的“法”字,娓娓道来:“法古字写作“灋”,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去”三部分组成......”水,象征着法律的公平正义,右边的“廌”就是獬豸,这种神兽刚正不阿,它会用头顶的角去顶触有错的一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从“法”字的来源与演变中直观感受到了法律不是没有人情味的条文,而是中华人民血脉之中对公平正义追求的体现。
聚焦成长:法律,我们身边的“守护铠甲”
从“法”字的前世今生过渡到现实关切,老师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法》这些抽象的法条,用通俗的语言转化为孩子们用得上的“成长防护指南”。大屏幕上播放着校园欺凌与网络诈骗相关的动画短片,加深孩子们对相关法律的理解,并教会孩子们识别风险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指尖印“法”:成语中的法治精神跃然纸上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充满童趣的“指尖印法”手工环节。孩子们在纸上涂上油墨,小心翼翼地将“法不阿贵”、“约法三章”、“绳之以法”等成语拓印在纸上。每一次按压,不仅让字迹清晰浮现,更让诚信、平等、规则等法治精神内核,随着油墨深深浸润童心。一张张拓印作品,成为独特的“法治书签”。
此次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以汉字为匙,打开了孩子们法治理解的大门。这场“汉字+法治”的夏日之旅,不仅在童心中播撒了法治理念,更是让古老的汉字与法治精神碰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未成年人保护赋能。节制闸社区将持续深化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让法治的种子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未来之花。(吴雨捷)
推荐阅读: